大量催收员工被抓 上万家催收公司将仅剩300到500家

大量催收员工被抓 上万家催收公司将仅剩300到500家
2019年08月22日 11:24 新浪财经-自媒体综合

  来源:一本财经

  作者:欧拉

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催收行业就被列为“扫黑除恶”的重点行业。

  在持续一年的时间内,大量催收公司员工被抓,催收员相互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:“你被抓了吗?”“你还活着吗?”除了公安收紧之外,催收行业还承受着甲方、运营商、老赖等多方压力。

  目前,行业80%的互金催收公司已退出,50%的催收员离开行业,谋求转型。但,这还不是催收行业的至暗时刻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一个关于“非持牌机构禁止爬取通讯录、催收禁止拨打通讯录电话”的法规,即将出台。“未来行业内可能只会剩下300到500家催收公司。”信用与清收行业协会筹备处秘书长王晖预测称。上万家催收公司,仅剩下300到500家公司,这意味着淘汰率将高达95%。甚至行业内的人都在自嘲:只剩下几百家,还算是一个行业吗?

  01 不安

  5月的一个下午,催收员杨飞宇的微信群突然热闹起来。有同事在公司微信群里发了一段6秒的小视频。第一遍,杨飞宇并没看懂。“视频里就一辆挂着苏牌牌照的警车,距离我们的天津分公司大楼15米远,看起来就像在正常巡逻。”“抓人了。”紧接着,群里又跳出一句话。所有人才反应过来——天津分公司被查封了。

  不久前,与他们公司合作的一家P2P机构暴雷。嗅到危险的老板,派一位同事去天津分公司做清退。没想到,这位同事刚到分公司楼下,就看到了前来查封的警车:天津分公司被查封,二十多个员工被带走。

  其实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整个催收行业就掀起了抓人浪潮。7月16日,信弦的一百多名员工都被合肥警察带走,知情人士透露:“可能是因为暴力催收。”在信弦出事的5天前,一家催收机构被河南警方跨省带走。“据说是催死了人。”业内人士透露。

  持续一年的恐慌,在催收行业蔓延。

  “一些催收朋友突然失联,我就知道对方出事了。所以我们现在打招呼的方式,就是‘你今天被抓了吗?’‘你今天还活着吗?’”催收员小河自嘲地说。在天津分公司被查之后,杨飞宇的一个同事直接办了护照出国,也不敢再用微信联系。“这事跟他没啥关系,但他一直说就当演练了。”杨飞宇说,所有人都变得小心翼翼,神经兮兮。小河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,“路上看到警车,可能心里都会一紧”。杨飞宇透露:“几天前我们的老板也匆忙出国了。公司账户上的钱都没来得及带走。”

  一位做汽车贷后的老板,现在每天都待在燕郊的家里,不敢进京,“因为进京需要检查身份证,就怕自己碰上了什么案子”。催收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风险职业?而催收员,从什么时候开始戴上了屈辱的面具?

  02 退潮

  除了警方之外,还有多方在不停地给催收行业施压。用小河的话说,已到了不让人喘息的地步。

  比如,甲方爸爸中的银行,开始对催收行业发起“突袭检查”。“半月一抽查,一个月一次全面检查。”小河称,“3·15”之后,银行的检查频次,比原来高了两三倍。一些银行开始要求回收录音,包括空号、停机、无人接听的录音。“甚至有些银行要求回收5年内的录音。”某催收公司负责人郭南介绍,银行开始对催收行业念紧箍咒。而银行检查一次的成本巨高。“银行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,将录音导出。”郭南称,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。

  除了银行之外,其他的金融机构也抓紧了监管。从今年4月开始,某家金融平台分公司的催收负责人孙希,就直接进入催收公司,驻场监督。他在催收公司有自己的工位,每周对催收员进行培训,手把手地教。“每个催收员的工位前都安装了摄像头,电脑也会被监控。”孙希称。甲方爸爸步步紧逼,运营商也开始施压。

  北京一家催收公司的负责人沈天表示,工信部在部分城市,会限制固定电话每月的呼叫次数。也就是说,每个月只能有一定量的呼入和呼出次数。“这造成了我们业务量的萎缩。”沈天称。多位业内人士称,现在工信部和运营商,只要接到大量投诉,就可能直接将一个公司的线路掐断。“我们就曾经因为投诉停止展业一周,损失了几十万。”小河称。但他深入调查之后发现,对方是恶意投诉。老赖们似乎都知道催收员有投诉这根“软肋”,在给后者下套。

  孙希称,一个老赖问催收员:“你是不是牛X得很。”催收员回答:“我就是牛X得很。”结果,老赖打电话给借款平台,投诉催收员态度恶劣,导致催收员被罚款1000元。警方紧逼,甲方施压,运营商层层禁锢,催收行业已寸步难行。小河称,他们只能“客服式催收”,原来的话术本已经被完全抛弃。“要说‘您’‘请’‘好吗’,催收员比客服都有礼貌。”小河称,就算老赖在电话那端破口大骂,他们的语气都不能硬。而客服式催收带来的,就是催回率的直线下降。“我们的催回率下降了70%,业务量直接下滑了60%。”一位催收公司的创始人陈浩透露很多催收公司主动离场。

  今年3月,陈浩关掉了自己成立近三年的催收公司,一百多位分散在各地的员工被解散。他表示,在行业内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条例之前,他不会再踏入这一行业。同样是3月,在东北做催收的刘鑫将团队从40多人裁至9人,即便这样,员工的工作量还是不饱和。“整个东三省的大环境都不太好,同行都在挣扎。”陈浩表示,“或主动,或被动,约80%的金融科技催收公司已经退出。”大量的催收员也离开了这个行业。“成就感太低,风险太大,工资不高,没人愿意留下来。”小河称,自己身边70%的催收朋友已经转行。“今年催收员的离职率超过50%,我们去年的老员工只剩下10%。”孙希说。80%的公司离场,50%的催收员离职,甚至有不少催收员称,催收已经惨得不再算一个行业。

  03 走向合规

  尽管压力已经如此巨大,但行业还面临最后的致命一剑。知情人士透露,监管即将出台新的法规,要求非持牌机构不得爬取用户的通讯录,不得给用户通讯录上的人打电话。如果只能给借款人本人打电话,对催收行业来说,打击将是致命的。“不止是消费金融的逾期率会开始暴涨,就连信用卡的逾期率也会飙升。”甚至有行业人士预测,这对整个金融体系都是巨大的打击。但也有业内人士称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对于致命一击,也会有“太极之功”。

  “不能爬取通讯录的话,可以在借款人申请借款的时候,让他们自己填写几个紧急联系人。”小河透露,催收的时候,就可以打给紧急联系人,但不是催收,而是“提醒”。小河认为,以后的人际关系,不会只沉淀在通讯录上,“不需要对通讯录那么执着”。“微信朋友圈、微博……这么多社交平台,都会沉淀人际关系。”小河称,曾有催收员找到借款人的直播间,打出“还钱”的字样,对方紧急停掉了直播,并还了钱。

  据知情人士透露,这项法规已通过两期征求意见稿,离最终的出台已时日不久。行业内的人认为,这项法规出台后,行业将急速洗牌。“未来,催收行业最多可能只有300到500家公司能存活下来。”信用与清收行业协会筹备处秘书长王晖预测。他认为,催收行业会以合规为底线,出现两极分化。一极是头部公司,它们不会超过100家,将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。另一极是尾部公司,它们将深耕某个领域,解决行业内遗留下的疑难问题。目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催收公司大概有上万家,按照这个比例,淘汰率将高达95%。而活下来的唯一法门,只有合规。

  “合规的话,催回率就上不去,这是存在一定矛盾的。”小河称。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式,可能就是利用技术,提高催收效率。目前,智能催收被提得越来越多,但其实很多环节,智能运用的价值还没有那么明显。“催收和哪个行业最像?那就是销售,这里面有很多人与人交际的诀窍,机器是很难参悟的。”陈浩称,催收恐怕是最难被机器取代的行业之一。目前智能催收最适用的,是逾期天数在7天之内的单子。“通过智能提醒,借款人就直接还款了。”陈浩称,逾期周期越长,机器的效果就越差。行业的共识是,智能催收要落地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  金融一直都是两方势力的博弈:一方是借款人,一方是催收。不论是个人破产法,还是通讯录禁爬法规的酝酿,从中都可以看出,监管保护借款人的意愿非常明显。对于催收和金融行业来说,目前压力极大,淘汰和洗牌在所难免。合规和技术,将成为行业仅有的出路……

免责声明: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新浪立场。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
责任编辑:贾振飞 2031864307

热门推荐

收起
新浪财经公众号
新浪财经公众号

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(sinafinance)

7X24小时

  • 08-28 安博通 688168 --
  • 08-28 中科软 603927 --
  • 08-27 瑞达期货 002961 --
  • 08-21 南华期货 603093 4.84
  • 08-15 日辰股份 603755 15.7
  • 股市直播

    • 图文直播间
    • 视频直播间